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注释

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

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兴阑(xīng lán):兴尽。

迳转:山路曲折回环。

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开:舒展,开豁。

散玉珂(kē):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马勒上的玉饰。

严:戒夜。

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1月:第871页

3、杨文生编著.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9:第113页

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鉴赏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

  首联即点出题意。“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杨”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刘安。这两人,一个喜好学术,一个擅长学术,可惜未曾谋面。王维写淮南王过杨子谈经之所,并非有意让他们“关公战秦琼”,而是借汉喻唐,将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载酒”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看,是说淮王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实则交代岐王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欢宴游乐。第二联“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穿过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王维(唐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词122首 ►词句(94)条

其它诗句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